培训对象
中高层经理、高层经理、董事会成员
课程综述
高层经理的职责,是“做正确的事”,换言之,高层经理对战略方向负责。企业战略,在管理上有三个入口,结构、机制、文化。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围绕这三个战略入口,帮助高层经理,拓展视野、丰富技能。
课程收益
1.调整结构:形成指向一致的公司目标。
2.规划机制:固化基业常青的组织效能。
3.塑造文化:塑造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分层担责:各层经理的职责分工
本章解答的问题:各层经理的职责有什么差别?
一 演化过程:管理是怎么发展的
1.作业管理:把作业分解为动作,1911年
2.岗位管理:把任务分解为作业,1916年
3.流程管理:把项目分解为任务,1913年
4.结构管理:把部门整合为组织,1946年
5.机制管理:把组织整合为系统,1858年
6.文化管理:把系统整合为社群,1972年
二 分层担责:各层经理怎么分工
1.基层经理:过程监督、行为纠正、绩效指导
2.中层经理:作业管理、岗位管理、流程管理
3.高层经理:结构管理、机制管理、文化管理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各层经理的职责
第二章 结构管理:指向一致的公司目标
本章解答的问题:如何让各部门形成一致的目标?
一 什么是组织结构,双向过程
1.目标分解:如何把组织目标分解为岗位目标
2.成果合并:如何把岗位成果合并为组织成果
二 为什么要管理组织结构,协调目标
1.提高目标的有效性:避免内在结构性冲突
2.提高目标的达成率:避免目标与行动脱节
3.提升目标的一致性:避免部门的各自为政
案例1,经典案例:福特汽车的结构缺失
三 组织结构是怎么发展的,探索演化
1.行政线:直线制、直线参谋制、科层制
2.专业线:职能制、矩阵制、决策执行制
3.业务线:项目制、分支制、事业部制
案例2,时代案例:字节跳动的结构弹性
四 怎么分析组织结构,结构因素
1.部门:同类任务的集中处理
2.线路:任务信息的传递过程
3.跨度:指令信息的有效幅度
4.深度:指令信息的有效深度
5.规范:任务操作的一致程度
6.标准:任务信息的明确程度
五 组织结构有哪些形式,结构类型
1.职能分工:分支制与连锁制
2.责任方向:科层制与会众制
3.决策形式:集中制与分布制
4.优先顺序:直线制与职能制
5.强化性状:辐射制与矩阵制
6.应对问题:项目制与后台制
六 组织结构有什么作用,组织结构的效率
1.规模导向的分支制,效率导向的连锁制
2.贯彻导向的科层制,适应导向的会众制
3.控制导向的集中制,创新导向的分布制
4.事务导向的直线制,专业导向的职能制
5.特色导向的辐射制,均衡导向的矩阵制
6.解决问题的项目制,预防问题的后台制
案例3,时代案例:李宁体育的结构调整
七 怎样优化组织结构,实施步骤
1.效能诊断:目标是否能有效达成
2.结构分析:结构与目标是否一致
3.结构优化:基于目标的结构调整
小组练习1:研发中心的结构设置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结构管理的原理和操作
第三章 机制管理:基业常青的组织效能
本章解答的问题:如何让组织的效能长期稳定?
一 什么是组织机制,效能主体
1.效能区间:效能峰谷的变化区间
2.效能周期:最佳效能的持续时间
二 为什么要管理组织机制,固化效能
1.降低决策难度:决策过程的前置
2.预防重大失误:核心能力后台化
3.稳定组织效能:核心能力的传承
三 机制管理是怎么发展的,磨合演化
1.董事会:关注未来,负责长期决策
2.执行层:关注现在,负责运营指挥
3.监事会:关注过去,负责监督追溯
案例4,经典案例:毛奇开创的指挥机制
四 怎样分析组织机制,机制因素
1.组织形式:董事会、监事会、委员会、听证会、研讨会
2.分权制衡:决策权、执行权、人事权、财务权、监督权
3.决策循环:提案权、质询权、否决权、追溯权、发布权
4.保障形式:后台职能、全员参与、平行项目、垂直小组
案例5,时代案例:小米创投的全新机制
五 机制有哪些保障作用,保障机制
1.安全管理:如何预防安全事故
2.员工权益:如何真正以人为本
3.质量管理:如何稳步提高质量
4.危机管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案例6,时代案例:海底捞升级后台机制
六 机制有哪些促进作用,促进机制
1.颠覆创新:如何引导行业创新
2.持续改善:如何保持行业领先
3.品牌传播:如何培养用户习惯
4.用户体验:如何培养用户忠诚
5.人才开发:如何保障人才供应
七 怎样实施机制管理,实施步骤
1.前置:重大决策的前置
2.推演:前置决策的推演
3.模拟:关键场景的模拟
4.预案:场景预案的开发
5.复盘:预案应用的改善
小组练习2:危机应对的机制设置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机制管理的原理和操作
第四章 文化管理: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
本章解答的问题:企业如何用文化凝聚人心?
一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人格
1.共同观念:成员共同的内在信念
2.共同行为:成员共有的行为习惯
二 为什么要管理企业文化,凝聚人心
1.鼓舞士气:区分效率与意愿
2.积累优势:区分实力与魅力
3.代际传承:区分源流与人性
案例7,经典案例:西南航空的文化优势
三 现代文明有哪些观念基础,观念基础
1.人际边界,他人的自主性
2.独立人格,自我的独立性
3.多元价值,价值的主观性
4.实证精神,知识的客观性
案例8,时代案例:阿里巴巴的价值排序
四 怎样分析企业文化,文化维度
1.权力:权力距离,等级或平等
2.常态:默认常态,集体或个人
3.成果:成果追求,数量或质量
4.风险:风险偏好,回避或追求
5.时间:时间取向,短期或长期
五 文化理念怎么排序,理论序列
1.终极追求:成就、成长、幸福、健康
2.交付成果:作品、方案、创意、绩效
3.行为路径:探索、学习、协作、担当
4.社会评价:忠诚、服从、诚信、友善
六 怎样观察企业文化,文化层次
1.外在物质:环境、建筑、器物
2.外化符号:标识、口号、概念
3.外显语义:制度、规范、程序
4.内化行为:方法、模式、习惯
5.内隐观念:直觉、意识、信念
案例9,时代案例:龙湖地产的理念体系
七 怎样实施企业文化管理,文化塑造
1.理念排序:文化理念的顺序排列
2.场景选取:文化场景的对比选择
3.范式转化:理念行为的提取固化
4.行为训练:范式行为的训练辅导
5.文化维护:文化因素的持续优化
小组练习3:企业理念的行为转化
本章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文化管理的原理和操作
综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