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分享充分 (27)
- 理论结合实践 (5)
- 案例针对性强 (1)
- 课程系统性强 (7)
- 工具实用性强 (1)
- 教学形式多样 (2)
- 课程目标明确 (30)
- 内容逻辑性强 (6)
- 内容结构完整 (11)
- 实践经验丰富 (34)
- 教学准备充分 (8)
- 鼓励学员参与 (22)
- 内容通俗易懂 (2)
- 教学工具熟练 (4)
- 授课思路清晰 (7)
- 教学态度认真 (14)
- 言辞准确合理 (2)
- 专业知识渊博 (13)
本课程近期开课计划本课程历史开课次数:164次
此课程近期没有开课计划
通用
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经理/专员及人事行政管理人员、工会干部、法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相关律师等
1、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2、透彻理解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3、深度培养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思维;
4、系统掌握预防和应对法律风险的实战技能及方法工具……
2008年起,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工伤保险司法解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或修订,全国各地的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了井喷、爆发等现象!近几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及一二线城市的劳动争议案件依旧“稳中有涨”“持续递增”,而内地欠发达地区及三五线城市的劳动者维权意识亦逐步增强,维权技能逐步提升!
国家人社部官网显示:2010年度全国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128.8万件,2011年度为131.5万件,2012年度为140.3万件,2013年度为149.7万件,2014年度为155.9万件,2015年度为172.1万件,2016年度为177.1万件,2017年度为166.5万件,2018年度为182.6万件,2019年度为211.9万件,2020年度为221.8万件。这些案件大部分以用人单位败诉告终!这充分说明,“传统式、粗放式、随便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被完全否定,已经彻底落后,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2020年至今,国家出台了《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商业秘密司法解释》《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等众多政策法规、司法解释。经研究发现,这些新规定对企业的用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亦带来了不少的法律风险!
不可否认,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风险无处不在!广大用人单位很有必要尽快学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掌握防范用工风险和化解劳动争议的技能技巧,掌握证明劳动者“不合格、不胜任、严重失职、严重违纪”的实操策略,以迅速构建行之有效的劳动争议风险防范机制,以迅速杜绝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及败诉的概率,以重新树立与持续维护用人单位的管理权威!
综上,我们特邀请我国著名的劳动法、劳动关系与劳动争议实战专家钟永棣老师主讲此课程。欢迎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稀缺性:此课程将劳动法体系和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紧密相结合,国内极少出现此类课程。
针对性:课程内容精选了近几年主讲老师(及其专职团队)亲自处理过的且在不少用人单位内部也曾发生过的代表性案例,这些案例完全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大环境、大气候、大趋势,极具参考性和启发性。
新颖性:除前述提及的内容外,老师将随时结合最新的劳资热点,分析最新的司法判例,分享最新的实操策略。
实战性:实战沙盘演练,学员深入思考与充分互动,老师毫不保留倾囊相授;学员把错误留在课堂,把正确的观点、方法、工具、技能带回去。
专题一:劳动关系概述
1.如何判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劳务关系、承揽关系有哪些区别?
3.公对私业务外包中,私人承包者招用的劳动者,与发包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4.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包括哪些群体?
5.非法用工如何理解,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专题二:招聘入职环节
1.如何降低招聘广告中承诺性条款的法律风险?
2.招聘条件中哪些情形构成就业歧视?
3.《求职申请表》《入职登记表》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4.面试过程中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5.哪些岗位有必要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
6.背景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7.背景调查授权书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8.《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哪些要求?
9.《录用通知书》发还是不发?
10.如何撰写《录用通知书》,法律风险有哪些?
11.入职体检应何时进行,体检费用由哪方承担?
12.入职体检能否要求女职工“验孕”?
13.体检可以检查“乙肝两对半”的岗位有哪些?
14.劳动者无法提交《离职证明》,如何处理?
15.入职手续通常包括哪些,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16.入职前后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哪些情况,如何保留证据?
17.如何预防劳动者“应聘欺诈”,如何证明劳动者“欺诈”?
专题三:特殊群体与多元化用工
1.是否存在“临时工”,雇用“临时工”执行哪些劳动标准?
2.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3.在校学生实习期间没有签订任何合同协议,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4.实习协议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5.与应届生签订三方就业协议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6.三方就业协议与实习协议有哪些区别?
7.招用退休人员,如何办理用工手续及预防相关风险?
8.招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退休金的人员,如何处理?
9.劳务协议、返聘协议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10.招用在原单位停薪留职、放长假、内退人员,如何办理用工手续?
11.招用非全日制人员法律风险有哪些,如何办理用工手续?
12.使用关联单位派驻的人员,如何操作及预防法律风险?
13.新法下劳务派遣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14.新规定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提出哪些新要求,如何规避同工同酬风险?
15.劳务派遣合作协议需注意的风险细节有哪些?
16.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有哪些区别?
17.实施内部承包法律风险有哪些,如何操作?
18.如何管理业务承包方的员工,其法律风险有哪些?
19.如何避免与劳务派遣工或承包方员工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20.招用外国人,没有办妥法定用工手续,有哪些法律风险?
专题四:劳动合同订立
1.用人单位自行拟定的劳动合同文本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备案?
2.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有效,是以合同名称还是以合同条款来判断?
3.劳动合同的印刷装订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4.劳动合同的盖章签名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5.不交付劳动合同给劳动者,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6.让劳动者单方签署空白的合同协议文书,日后针对性地补写内容上去,能否规避风险?
7.劳动者借故拖延或拒绝新签、续签劳动合同,如何应对及举证?
8.未新签或未续签劳动合同,需支付多长期限的双倍工资,是否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
9.补签或倒签是否需支付双倍工资?
10.什么时候为最佳时间,签署劳动合同、用工协议?
11.应否与属于职业经理人的法定代表人签订劳动合同?
12.老板签发的聘书能否视为劳动合同?
13.企业收购兼并时,是否需重签或变更劳动合同,如何操作?
14.在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劳动关系,变更劳动合同还是重签劳动合同,如何操作?
专题五:试用期管理
1.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有哪些区别?
2.可否先试用后签合同,可否单独签订试用期协议?
3.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中的“以上”“以下”怎样理解?
4.劳动合同约定“乙方的试用期为3-6个月”是否成立?
5.法律禁止2次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和试用期限该如何约定?
6.试用期间员工休病假比较长,怎么办?
7.试用期间工资支付法律风险有哪些,如何防控?
8.离职后再次入职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
9.员工主动申请延长试用期,该怎样操作,才降低赔偿风险?
10.试用期满后解雇新员工要不要赔偿,如何控制风险?
11.试用期最后一天解雇新员工,赔偿概率为70%,如何化解?
12.试用期满前几天解雇新员工,赔偿概率为50%,如何化解?
13.试用期间解雇新员工的程序有哪些?
14.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范围包括哪些,如何取证证明?
15.《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如何书写?
16.出现“经济性裁员”的情况,能否裁掉试用期的新员工?
专题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不是铁饭碗,会不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否约定解除、终止条件?
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法解除的条件、理由有哪些?
4.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均需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
5.用人单位拒绝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哪些风险?
6.该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如何计算,是否存在时效?
7.满10年或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是否应提醒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8.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期间工作累计满10年,能否要求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9.第三签时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履行期间员工能否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0.连续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能否单方终止;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能否拒绝?
11.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由于医疗期、三期等原因续延合同期限导致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能否拒绝?
12.能否与新员工直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3.是否有必要刻意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
专题七:社会保险法
1.用人单位拖欠社保费,有什么法律责任?
2.用人单位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如何处理?
3.试用期间,是否必须缴纳社会保险?
4.不足额买社保,员工日后能否提出被迫解除及索赔经济补偿?
5.员工放弃参加社保,日后能否提出被迫解除及索赔经济补偿?
6.如果无参保,劳动者因第三方责任产生的医疗费用,能否要求单位报销?
7.用人单位协助辞职员工骗取失业保险金,有什么法律风险?
8.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失业保险,是否应赔偿员工失业保险待遇损失?
9.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怎样理解“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10.由于劳动者提供虚假身份证,导致社保记录错误,该如何处理?
11.支付给不参保人员的每月社保补贴,仲裁与法院如何定性?
12.月底入职,当月需参加社保吗,月初离职,当月需参加社保吗?
13.可否要求员工承担滞纳金、利息?
14.过往的社保问题,是否会被追责?
劳动关系
本科及以上学历
资深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专家,高级讲师,精通劳动法规,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现任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广州劳动学会等20多家机构特邀讲师、特聘专家。
钟老师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巡讲“劳动法相关课程”,受益企业达20000多家,真实案例教学,将枯燥的劳动政策法规溶入实际管理当中;学员参与讨论、互动,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学员迅速学以致用。深受广大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好评。钟老师长期担任50家以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和法律顾问,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争议诉讼及劳动法律研究工作,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劳动用工风险有深刻的了解,处理各类劳动纠纷案件1000余件(包括个人、企业),涉及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广西、山东、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福建、海南、辽南、云南、江西等地,对各地劳动地方法规有较深的了解,对劳动法有很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在《人力资源》、《南方都市报》等专业杂志、媒体发表劳动关系类文章20多篇。就华为集体辞职事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由于观点独特,先后被21CN等各大网络传媒大量转载。多年来,钟老师经常参与企业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的咨询设计,通过近10年的研究与实际操作,钟老师逐步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规进行有机结合,协助企业科学构建劳动争议防范体系,科学运用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实施调岗调薪调级,既保证合法操作,又不伤害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顺利达成企业的各项目标。
中铁集团、深圳机场、黄河水电开发公司、中烟集团、南粤物流集团、新南方集团、深圳爱施德股份、深圳酷动数码、合生创展地产、新世界地产、城启地产、中海地产、方圆地产、珠江监理、珠江投资、三新地产、富力地产、艾默生电气、富士电机、日本狮王、雅芳婷布艺、红孩子集团、深发展银行、养生堂药业、晶苑集团、华鼎担保、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黄振龙凉茶、广风隆科技、广州电信、国讯通信股份、益海集团、松厦冷气、旺大生物科技、中远物流、日晖园林、欧时力服装、欧神诺陶瓷、中山大学研究院、解放军421医院、大禾寿司连锁、金发科技股份、佰搭果餐饮连锁、高士线业、交通集团、广发银行、中山华泰、风神集团、松下电器、骏丰频谱、南海现代国际企业集团、天创鞋业、逸泉国际大酒店、丽丰控股、罗氏集团、昊天化学企业集团、通用文具集团、宽讯技术服务、广药集团、日松工业、天力叉车、丽新集团、利海集团、白云心理医院等万余家企业。
1.参加其中任意一个单元:3500元/1人,6400元/2人,8800元/3人;参加其中任意两个单元:6400元/人;参加ABC全部单元:8800元/人
2.课程费用包含培训、培训教材、午餐、以及上下午茶点等
会员类别 | 会员投资 | 会员权益 | 消费范围 | 会员价值 | 优惠惊喜 |
翡翠卡会员(集团卡) | 498800元 | 公开课程: | 解决方案 内训课程 公开课程 |
1425000元 | 926200元 |
选购红标公开课程享受3.5折优惠 | |||||
选购蓝标公开课程享受7折优惠 | |||||
内训课程 / 解决方案: | |||||
资深培训专家提供年度培训规划咨询服务 | |||||
资深培训顾问提供年度培训总结报告 | |||||
提供训后持续学习平台服务 | |||||
钻石卡会员 | 198800元 | 公开课程: | 解决方案 内训课程 公开课程 |
497000元 | 298200元 |
选购红标公开课程享受3.8折优惠 | |||||
选购蓝标公开课程享受7折优惠 | |||||
内训课程 / 解决方案: | |||||
资深培训顾问提供年度培训规划咨询服务 | |||||
提供训后持续学习平台服务 | |||||
白金卡会员 | 98800元 | 公开课程: | 解决方案 内训课程 公开课程 |
247000元 | 148200元 |
选购红标公开课程享受4折优惠 | |||||
选购蓝标公开课程享受7折优惠 | |||||
内训课程:提供训后持续学习平台服务 | |||||
金卡会员 | 38800元 | 选购红标公开课程享受4.5折优惠 | 公开课程 | 86000元 | 47200元 |
选购蓝标公开课程享受7.5折优惠 | |||||
3000中人网积分 | |||||
银卡会员 | 18800元 | 选购红标公开课程享受5折优惠 | 公开课程 | 37600元 | 18800元 |
选购蓝标公开课程享受8折优惠 | |||||
2000中人网积分 |
综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