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行业
通用
培训对象
参加企业内部课程开发的培训师,至少8年以上工作经验,有超过40小时的授课经验,方可参加该课程;有组织内部管理工作背景和多年专业工作背景者为佳,意愿度较高。
课程收益
理解学习设计简易课程地图的方法
掌握并应用1套课程开发的流程、工具
掌握并应用课程逻辑的设置方法
熟悉并理解课程开发三代技术
掌握6种教学材料的设计方法
现场取得阶段性开发成果
课程大纲
实况解析与课程概要:
1、教学设计与开发是解决组织人才培养与绩效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掌控教学过程对岗位人员能力和任务进行影响和改变,从而改进和提升工作绩效。在这个工作流程中前提必须是掌控和驾驭教学,而教学过程是建立在教学活动和教学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实体,就好比“拍摄电影的专业逻辑首先是要编出好剧本,而不是先找到具有优秀演技的演员一样”;所以必须立足于岗位能力与任务等基准,设计和开发出标准课程、教材和课程包等成果,才能推动员工培训与发展。
2、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开发出标准课件,除了实施教学和培训任务以外,对于组织更为重
要的是进行知识管理和传播,构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模式,促使教学流程的延续和稳固,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升职、调岗、轮岗等问题影响公司的系统培训工作。
3、现阶段,大量企业组织发现,即使通过TTT学习拥有了很好的表达和语言技巧,也很难
驾驭课程实施教学活动,这是因为所有的教学技巧必须依托于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之上,就好比“具有优秀演员的演技必须要依托于剧本的约束与要求来展开表演”,在这里共性的工作要大于个性,因为驾驭教学课程跟开发者的沉淀多年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隐性知识和职场阅历等有直接的关系,这是教学课程开发工作必须依托的前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掌握培训技巧就能掌控教学的陈旧思路与做法。
本课程从规划和设计课程体系技术展开分析,通过确认岗位族和岗位本身的能力和任务前提基础上的课题获取、优化与确认,系统展开单体课程开发技术的开发流程,从课程逻辑、单元内容、课件制作,教学材料设计到标准教材编写,均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讲解,力求让参与和共同分享者获得成套课程开发的工作流程、技术、工具和方法,从而推动内部各业务线条的员工培训与绩效改进工作。
课程特色:
顾问采用企业教练工作方式、辅助开发和行动学习方式协助参与者有效提升开发效果
现场教学与阶段性实践开发相结合,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顾问采用资源供给的方式,会在授课中呈现和推荐国内外课程开发的范例与成果,使
开发者能够借鉴和学习成功模式,行之有效开发课程
区别于目前国内“TTT”课程培训市场上的很多产品只讲理念和开发知识的培训怪病,
本课程注重工具和实务设计导向,实践与理论并行
本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和行业的企业学员提供一对一问题解决型的现场学习促动与辅
导,根据现场学员的不同表现和问题再现点给于科学而有效地指导和行为激励,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上课必须条件和要求:
1、课程开发为研发性质的课程,所以需要参加的培训师每人携带手提电脑等参加此课程,这是必须条件,否则无法形成开发成果和达成现场成效!
2、参加通用素质类课程开发的企业在培训前就课程组织形式与顾问电话沟通,配合受训
3、上课前,参加企业方将开发课题名称和开发时间汇总表发给顾问,用作课前评估。
4、人员安排和课程开发长度课前需与顾问沟通
授课的教学工具:
开发模型;课程逻辑建构模型;知识结构工具;VISIO工具;课程设计图
课程内容与大纲,2天
一、从战略地图、人才地图到课程地图
1、CEO战略咨询报告解读:关键数据
2、企业战略与人才战略
3、企业大学的战略解决框架
4、课程体系地图的价值
数据报告与案例分享:
1、课程开发难点
2、课程开发数据报告分析
二、岗位ASK能力模型与任务模型
1、岗位胜任力ASK模型分析
2、岗位任务模型TASK分析
3、ASK+TASK与课程体系地图的逻辑
4、Topic的界定、优化、确认和修饰
5、课程开发师(TCD)的能力模型
练习与案例分享:
1、课程设计地图练习
2、胜任力模型分析与练习
3、阶段性成果价值
三、课程(原型+功能型)开发专业逻辑模型
1、课程开发标准与基准定位
2、ADDIE模型和课程开发的通用逻辑模型
3、4种常用的功能型课程开发逻辑
4、现场教练与行动学习辅导:促动开发
5、DEMO:品牌课程逻辑结构演示与练习
开发工具与方法:麦肯锡逻辑模型、3W1P/Q法等
现场设计与指导:一对一辅导;供给式资源;实战演练;工具落地操作
四、课程单元开发与关键模型设计
1、课程单元&模块开发目标的编写
2、课程单元&模块内容开发与辅导
3、流程知识的4种类型与课型确定
4、关键模型设计与课程工具开发
5、课程“宣传包装”:课程大纲说明书的编写
现场设计与指导:一对一辅导;供给式资源;实战演练;工具落地操作
五、课程的教学材料和技术应用
1、企业自身萃取教学材料的价值(知识&知本管理)
2、教学素材的分类
2-1、例证法开发与应用法
2-2、故事设计与应用法
2-3、游戏设计与应用法
2-4、vidio设计与应用法
2-5、非主流类培训素材的介绍与演示(8种)
2-6、课程开发编码图
3、课程包要素构成与应用案例
4、课程开发系列技术与教学素材结合的应用成果举例
现场模拟示范:企业案例;故事;游戏设计法;教学视频剪辑与设计法
六、企业课件制作交互法(标准课件的呈现制作方法)
1、课件制作法(流程与制作技术)
1-1视觉刺激法
1-2关联记忆法
1-3模型结构法
1-4技术隐喻法
课件技术演示:;4种不同的课件造型标准呈现(全景型等);设计工具提供;
2、互动教学法
2-1团队引导法
2-1CS案例互动法
2-3游戏互动法
2-4小组讨论法
现场课件演示:;4种不同的模版设计与类型呈现
七、单体课程评价技术和课程体系评价技术
1、单体课程评价技术体系
2、单体课程评价技术的层次与应用
3、课程体系评价技术
4、课程体系的评价层次与应用
课堂练习:评价层次与评价技术应用
八、行动学习任务
1、课程开发行动学习计划
2、课程开发行动任务安排与实施
3、行动学习辅导
4、成果交付标准(教学包、交付标准等)
课程辅导与行动学习任务安排
1、课程开发本质上属于知识性研发工作,要求参与度和投入程度巨大,并且实践成都非常高,顾问在授课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会布置大量工作任务要求开发师完成,将课程的具体关键实施节点任务(顾问设计)完成,并在一定成果完成的基础上,顾问可以采取行动学习辅导和课程促动等多种工作形式完成组织对课程成果的阶段性目标,具体后续实施目标与过程,组织方与顾问协商,一切以成果要求程度确定。
2、顾问提炼和总结多种课程成果开发标准和训练模式,根据学员特质和组织要求等一系列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相关标准和检验方法,具体流程和细节在课程中,顾问与组织方沟通安排确立,一切以成果为导向。
综合评分